Book

一旦看過「臺北城裡妖魔跋扈」而被挑起了貓咪的好奇心,不繼續追下去是不是對不起自己?加上這次的書名出現了有些熟悉的「帝國大學」,以及水晶姐非常非常喜歡的形容詞(動詞?)之一的「騷亂」,將此書歸於自己所有也只是時間的問題,喔不,連時間都不是問題地就這樣被解決了。
除了收書的過程十分類似之外,故事當然也是接續著發生,只是這次的主場景從臺北城內向西南移到了「帝國大學」,也就是從今天的衡陽路一帶轉到了羅斯福路的臺灣大學校總區;而故事的主軸,也從妖魔跋扈的佈線、鋪陳等文戲,進一步到了重要的相互算計與對峙武戲~兩本書的重點雖看似不同,但卻是往同一個方向引導著讀者前行;也讓被牽著走的我們,更進一步被套牢且無法自拔….
當然啦,不可諱言的,因為場景在帝國大學,對水晶姐來說會有點感情上的影響;雖然自己也不是很瞭解(註 )尤其是現在變超多的,連人在現場有很多地方都找不到!,但總還是會一邊看書中的描述,一邊喚起記憶中的場景,順便再想想本人曾經也不到20歲,青春滿溢地背著超大書包狂奔於各個教室之間!唉~時間真的是過得好快啊~一轉眼已經正式成為大嬸一枚….這時候,就該羨慕言語道斷,不知道過了幾個百年,依然可以美麗動人,還能說出活著好像不是很有意思這樣的話語….(註
)不能再說下去,否則就要劇透了。嗯,除了帝大本身之外,周邊因為地緣關係而出現的點也很有趣,讓人不禁一直想知道,如果今天晃進公館的小街上,是否會不經意地看到冷訾堂店長?
回到正題,在這本書裡,作者對於殖民者與被殖民者,政府與民間,平等與偏頗,和平與動亂,因循與革命,甚至是理想與現實,都有了更直接、更犀利的表達,也對於臺灣過去的經歷有更清楚的描述,相信只要是看過,就無法忽略作者想要表達的事實與心情;這樣的設計,無疑能夠加深原本知道故事的人的印象,也能夠讓第一次接觸的朋友就此不會遺忘。
最後,如果大家看網路上的反應,會發現關於書中「中二人名」的討論;關於這部分,水晶姐略略覺得這樣的設計讓人莞爾,可以看得出作者的巧思和努力,但有時卻又覺得是不是太認真了點?
不管如何啦,下一集要什麼時候才可以看到呢??!!快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