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

參觀霧峰林宅這件事,其實,放在水晶姊心裡已經很久了~~水晶姊是個「歷女」這個事實,已經眾所周知,而「臺灣五大家族」,除了高雄陳家比較不熟悉,也沒有機會去之外,基隆顏家創造的金瓜石、九份等,去過了;板橋林家的林家花園,去過了;鹿港辜家的鹿港民俗文物館,去過了;剩下的,就只有霧峰林家….但是,因為921地震,林家大宅的損害非常嚴重,所以,除了在書上和雜誌上看過照片之外,完全沒有機會親眼看到,一直覺得非常遺憾~~~這次去霧峰洽公,跟在地哥提起想去參觀,本來心裡想,能夠去到「萊園」就已經很滿足,沒想到,在地哥就是夠力,居然幫我們喬到可以到已經差不多修復完畢的「下厝」去參觀,哇哈哈哈,真是太開心啦!
話說,熟悉臺灣非暴力反日、民主化歷史的人,都知道臺北有蔣渭水、臺中有林獻堂,而這霧峰林宅,就是林獻堂先生家族的居所。霧峰林家從林獻堂先生的祖父林奠國及叔公(還是伯公?)林定邦開始,分為「頂厝」和「下厝」,而我們這次參觀的,是屬於「下厝」,也就是林定邦、林文查、林朝棟這一支,以「武功」發跡的部分。看文化部的資料,下厝應該共分為「草厝」、「宮保第」、「大花廳」、「二房厝」(將軍府)以及「廿八間」這幾個部分,但草厝已經改建,廿八間也只剩下一間,所以,我們這次看到的建築共有「宮保第」、「大花廳」跟「將軍府」。但是,帶我們參觀的大姊說,將軍府還沒有弄好沒辦法看,所以,水晶姊實際進去的,只有「大花廳」跟「宮保第」兩個部分~~
首先參觀的是「大花廳」,它當年的主要用途是招待客人看戲和聊天等等的地方。從最外面的門可以看到的是「本堂」,以水晶姊不專業角度來看,是還算熟悉的閩南建築,但是,一走進去,馬上被震懾到了!二進大門好高、好大,而且門窗和木柱(大木建築)的顏色很深,完全不像閩南建築!後來查資料,果然,是受了閩北福州建築的影響。轉進內部,看到戲臺,又是一個大驚訝!真的超美的~~~戲臺本身很高,非常有氣勢,而木雕十分細緻,深色的木頭更塑造出一種特殊的氣質美感~旁邊的看台是兩層的,除了當年可以讓女眷在二樓欣賞戲曲之外,也利用較高的圍牆做出類似環繞音響的效果,讓聲音也比較不容易散出去,真是好科學的作法~戲臺的對面,應該算是「主客區」吧,一樣深色的木頭,細緻的雕刻,挑高的氣勢!站在這裡,遙想當年身穿朝服、頭戴官翎的林家大將,在這裡宴請文武官員、鄉里紳士,台上出將入相,台下豪氣干雲,二樓夫人小姐則完全投入在戲曲的劇情之中……….好一番阿罩霧林家昇平景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