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

這次在選擇大稻埕周邊好物的時候,對於「小吃」這個部分,水晶姐還真的有點傷腦筋,尤其是霞海城隍廟周邊的,原因呢,若是望春瘋臺灣的忠實觀眾,一定可以猜得出來…,因為之前做「茶」的專題已經來過一次啦!怎麼樣,答對了嗎?本人在這裡向 您致上最高的敬意,感謝 您對於望春瘋臺灣的支持!但是很抱歉,這次並不是有獎徵答~~~話說回來,就因為不想要重複,所以就要更努力去挖掘好吃的店家,從永樂市場正面看得一清二楚的,到僅隱約依稀可見的…這「永樂米苔目」中選最重要原因之一(好吃當然不在話下),是因為招牌上大大的「創店於民國56年」這幾個魔幻般的字,就把人給吸吸吸吸吸過去了。
一行人抵達的時候是中午用餐時間,店內生意一整個好,併桌之外,居然還要排隊!還好等的不久,而且眼睛麻利的水晶姐,利用排隊的時間,好好觀察了現場各位英雄好漢的作業方式,包含快速撈米苔目、快速加醬油膏和甜辣醬、快速切小菜以及大方鋁盤快速上菜!最貼心的是,在工作台的後面上方,還掛了一張牌子是「免費加湯」,也就是說,甘心的店家,提供了大骨湯免費喝到飽的服務耶,在一碗20元的價格之下,還能維持這種老店堅持的客戶服務,真是叫人感動。
還好等的不久,落座之後又馬上點餐(因為在等的時候已經看了),所以食物很快就來,在小方桌的中間,感覺很熱鬧。店名叫米苔目,當然先吃米苔目囉~先來湯的,喔~湯頭比想像的清淡、有些許豬肉的香味,而且裡面還有個幾塊應該是骨仔肉的小肉塊呢~重要的是,雖然油蔥的香味明顯,但是韭菜的味道更明顯,剛好中和了湯如果喝多一點可能會帶來的油膩感,怪不得有人要加湯,這韭菜的功勞應該不小喔~再吃一下米苔目,恩,湯的米苔目和乾的都一樣,是那種「很米」的米苔目,ㄛ…這樣說好像很抽象喔,反正就是那個,口感不是Q彈的那種,讓人吃起來可以馬上聯想到:喔,這是米做的食物,這樣。這樣到底好不好吃呢?水晶姐是覺得很不錯,但有人可能會覺得不夠彈牙吧~至於乾米苔目的醬料,是醬油膏加上甜辣醬(註 )事實上,幾乎所有小菜也都是這樣的醬料哪~其他請容後說明。,份量不會太多,跟「目體」(註
)通常我們吃麵的時候會說「麵體」,那吃米苔目的時候,是說「目體」?還是「苔目體」?拌勻之後,因為目體是熱的,所以整個香氣和鹹味會飄昇上來,讓人非常容易入口,三下兩下一碗應該就結束了。
接下來就摨吃吃小菜吧~油豆腐,是所有黑白切中的王者,不管那哪,總是要先點一份,透過油豆腐的美味,就可以判斷出這家店的整體水準(忽然想到「大麥克指數」,要不咱們也來個「油豆腐指數」如何?),夾起一塊,輕輕地沾上一點點醬料,然後豪邁地吃進嘴裡….吼吼吼,真的好好吃喔~油豆腐在下水游泳之前,是被香噴噴的油炸的脆脆的,然後被放進大鍋裡「泡湯」,泡到顏色稍稍變深,油炸的外皮看起來要破卻還可以用筷子夾起來的程度,迅速果決地撈出,以最快的速度切塊並且送到桌上~吃起來的時候,裡面還有飽飽的高湯,邊吃邊流到嘴裡,喔~真的太享受了!
然後呢,就是肉肉二人組,分別是「嘴邊肉」和「骨仔肉」。說起臺灣人吃黑白切,也就是白灼的東西,好像常常喜歡吃一些東西的「邊邊」,前面說的兩種都是,如果沒弄錯,「肝連」應該也是,「蒜泥白肉」這種大塊肉的菜色,好像要到比較偏向「臺式餐廳」才會出現…如果說是因為小吃店走平價路線,所以充分利用豬的各個部位,好像挺有道理,可是,那「紅燒肉」(油炸紅醩肉)又是怎麼回事呢?它本人可也是臺灣小吃店的鎮店寶之一阿?!這真是個好問題對吧?等到有空的時候,水晶姐一定要來查查看是怎麼回事~阿,話說回來,這裡的嘴邊肉和骨仔肉都好吃得不得了!一點也沒有「豬」味,只有豬肉煮到半軟半彈時的口感和香味~如果喜歡清淡一點口感的,就算白嘴吃都沒有問題。最後,就是水晶姐個人喜歡的「小肚」~新鮮肥厚的小肚,洗得算是很乾淨,沒有油味,但也不至於把整個豐厚飽滿的味道都洗掉了;剛開始的時候可以完全不沾醬料,等到吃過一陣子比較飽了,沾著醬料繼續享用,要一盤小肚朝天易如反掌。
點菜的時候,除了米苔目之外都沒有標價,我們一行人還在七上八下,不知道小菜一盤多少錢?結帳之後發現都50元耶,真的好划算。但是,水晶姐真的還是不夠認真,原來那是當天恰好~人家是有分的:小小圓盤@30,小圓盤旁邊有鑲邊@40,方盤@50,橢圓盤@60!失敬失敬,店家的智慧,我們真的不能小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