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

為了工作不知幾訪的又來到大稻埕,如果中午沒有吃個東西再回到水晶姐那位於高端科技產品重鎮中間的辦公室,好像有點對不起自己,以及在一旁已經mur了好幾次「為什麼公司不在這附近」的總編輯…..既然這是離永樂市場最近的一排,而它的左邊和右邊又都已經「吃過」,那,就是它囉,那個12點40左右、出了我們的單後就開始洗鍋的旗魚米粉湯啦!
為什麼會是「『旗魚』米粉」呢?上網找了很久,也找不到有人做這樣的研究…水晶姐只能自己瞎猜:1. 旗魚是會出現在臺灣沿海的魚,所以祖先們要捕捉到牠不困難; 2. 因為牠體型中上、肉厚刺少,中間的肉,都會拿去做成生魚片或者是魚排、魚鬆,邊邊的肉又有些筋,所以會被留下來; 3. 為了不要浪費那些比較碎的魚肉和大骨,加上腥味又不重,就乾脆拿來熬湯,然後把米粉放進去煮,不但可以吃飽、又可以吃到魚的好味道~~以上,感覺起來好像很有道理喔,只是,萬一臺灣沿海也有另外一種魚也符合上述特性,我們卻都不清楚,那可就..不好意思惹@@
哈哈哈哈,小宇宙好像太多了,快來吃米粉吧。先來瞧瞧米粉的長相,是細米粉,均勻的漂浮在以旗魚米粉湯一族來說中等濃郁的湯中,小小的魚肉塊和油蔥碎像是熱帶魚藏身於米粉水草中若隱若現,最特別的是,上面居然有韭菜、韭菜耶~~這點真的叫人好驚訝阿(還是本人孤陋寡聞?),米粉湯的好伙伴通常不都是芹菜珠嗎?怎麼在這裡,它居然變心了!但是,人家可是創業70多年的老店,用韭菜取代芹菜,應該有其道理吧?帶著小小懷疑的心情來上一口,嗯~原來是這樣的味道啊~米粉湯的熱氣,不但烘出了生韭菜特殊的味道,也烘掉了生韭菜的辛辣,用它來取代芹菜,不但同樣可以消除旗魚可能帶來的「魚」味,還會讓整碗米粉湯顯的更豐富、更厚重一些;或許,芹菜珠是「清爽派」,而韭菜就是「豐富派」,大家各有訣竅、各有喜好吧。繼續開吃,容易入口的米粉,有點夠又吃不飽的份量,真的好勾人的魂魄喔,要不是當天下午有其他必需要吃的東西,水晶姐也會跟現場其他人一樣,要點兩碗啊~
除了米粉之外,還點了三樣「小菜」,與其說是「小菜」,應該說是「炸物」,分別是「紅燒肉」、「蚵仔」和「魷魚」。從照片上看,大家可能覺得,就都長得一樣阿,咖啡色的食物、咖啡色的沾醬以及薑絲,其實,沒錯,沾醬和薑絲是一模一樣的,可是,這咖啡色的新鮮食材,搭配上了不同的裹粉(或者是乾脆不裹粉),經過油炸之後,產生出來的好滋味,可是各有巧妙不同哪!這紅燒肉老大裹了有紅麴的外衣,特別逆絲切成了比一般紅燒肉更小的塊狀,入口後香味直衝鼻腔之外,更容易咀嚼而流出甘甜的肉汁,叫人的滿足感也直衝腦門!蚵仔老二感覺上是一般的油炸麵衣,雖然裹住了蚵仔的外表,卻也裹住了肥美,如果能忍住不一口吞下而咬開一半,絕對可以充分感受到從養蚵者一路到餐桌上,這段路程裡所有人的辛勤努力奮鬥沒有白費!至於這魷魚老三,水晶姐就驚訝了,它居然是裸身、沒有穿衣服耶~沒有穿衣服的魷魚,會不會很老、很硬、很乾?其實,大家看到這邊,就知道答案一定是「不會」,否則,咱們望春瘋臺灣怎麼會介紹呢?沒錯!廢話這麼一堆,就是要跟大家報告,這炸魷魚可真是好吃了:肉厚不說,整體「脆」和「軟」的比例搭配是剛剛好,加上過油之後加上的香氣和邊緣一絲絲炸過的痕跡….喔,真想買它個10份8份,帶回家配電視!
算帳之後,水晶姐發現另一個有趣的地方:這裡凡是「碗」就是一種價格,凡是「盤子」就是一種價格,老闆不用「不同的容器」分別價格(註 )大盤子、小盤子,或者是顏色不同的盤子,而是直接控制放在盤子上東西的份量,就源控管,真的很厲害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