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活動
Activity
物換星移千歲町
2015.03.04

作者 / 水晶姐 、攝影 /安貴人

時間過得好快,兩個月又過去了,想到又可以跟大家見面,瘋編也覺得很開薰喔~~

這次活動,除了特別安排在週日下午,讓大家都方便參加之外,更要大大宣傳的是:

 

我們這次請到鼎鼎大名的  凌宗魁老師  本尊  到現場跟大家做分享!!!!!

題目是「從臺灣看日本建築與空間」!!!!

 

這樣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大家怎可錯過~~~~~~(當然,這次的活動還是免費,而且還有機會得到瘋編們千里迢迢從日本搬回來的驚喜禮物!!)

 

這不可不來的活動該如何參加呢.....

 

 

【報名時間】

活動網站網路報名:即日起~2015/3/15(週日)

名單公布:2015/3/16公布30名參加者名單

出席確認:參加者須於2015/3/17下午18:00前回覆是否參加

 

【活動時間】

2015/3/22(週日) 14:00-17:20 (報到時間14:00-14:30)

 

【活動地點】

臺北福州11號咖啡(詳細地址及內容,歡迎上「望春瘋臺灣」網站上看喔~~<要上該篇文章連結>)

 

【主講人簡介】

凌宗魁 先生

現職:國立臺灣博物館展示企劃組規劃師

 

中原大學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專任研究助理
財團法人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發展基金會設計規劃師
中華世界遺產協會《世界遺產雜誌》產業遺產專輯特約編輯
台北市大安社區大學「在地文化導覽與培力」課程講師

 

【現場二重送】

  1. 第一重:依實際參加者抽出5位,每位可獲得精選小禮物一份
  2. 第二重:現場有獎徵答全部答對者抽出2位,每位可獲得價值三千元,望春瘋臺灣編輯小組從日本千里迢迢捧回來的驚喜禮物禮物一份

 

【我要報名】

Step1  點選「我要報名」(如果您是在我們的粉絲團看到活動,就不用囉)

Step2  成為我們的粉絲

Step3  告訴我們您覺得最喜歡的日式房屋和原因,並記得說明要寫「我最愛XXXX,因為OOOO」

Step4  把您的回答和臉書好朋友分享

 

 

望春瘋臺灣小組將詳細討論評選出30位幸運朋友

於3月22日下午,請您一同參與「物換星移千歲町—邂逅臺北日式老建築」活動。

於3/16 公布名單,要請開心入選的您主動與我們聯繫。

 

幸運朋友需於3/17 日下午18:00前回覆是否參加,

若未於時間內回覆,則將視同放棄,望春瘋臺灣小組會以其他朋友遞補。

 

來現場之朋友有機會可以抽中大獎,共計抽出2名。

頭獎為望春瘋臺灣提供的「價值3000元日本原裝驚喜禮物」

 

 

 

 

【注意事項】

 

除了辦法之外,還有注意事項,之所以要「注意」,就是也很重要,不要太著急喔~

 

  • 福州11咖啡地址:臺北市中正區福州街11號。

 

  • 活動進行中望春瘋臺灣小組將進行問卷調查及活動影片側拍,參加之幸運朋友需於回覆中同時附上填寫完成之「肖像權授權同意書」。

 

  • 活動現場進行之抽獎活動,得獎者需同意依照稅法規定由望春瘋臺灣及所屬公司進行扣繳(及收集扣繳憑單需要之資料)。<<獎金及獎品價值合計超過1,000元者,將由望春瘋臺灣所屬公司依照其價值及稅法規定開立扣繳憑單予得獎人,併入個人該年度綜合所得申報,故得獎者需於領取獎品及獎金時,應提供身分證件影本或載有「身分證號」之文件影本,並填具含戶籍地址及通訊地址等資訊之領獎明細清單,供望春瘋臺灣所屬公司依法開立扣繳憑單;獎金及獎品價值合計超過20,000元者,得獎人尚須先繳交獎品價值10%(外籍人士依稅法規定須預繳20%)之機會中獎所得稅。>>

 

  • 第二重抽獎活動得獎者注意事項:

    1. 本獎項不得折抵現金、更換為其他用途或產品。

    2. 活動現場將紀錄得獎者相關資料,望春瘋臺灣小組將於收到得獎者相關身份證明資料後,將獎項寄送至得獎者指定地址。

    3. 若因得獎者未能於2015年3月31日前繳交身份證明文件,或其他任何歸責於得獎者本身之原因,致使望春瘋臺灣小組未能於期限前完成獎項寄送動作,則視為放棄得獎機會;前述獎項望春瘋臺灣及所屬公司將不予遞補。

 

  • 凡參與活動者,視為同意遵守本活動辦法,如有未盡事宜,悉依望春瘋臺灣小組之規定。望春瘋臺灣小組得自行增訂、修改、刪除或終止活動內容及獎項等細節之權利,無需進行事先通知或取得參加者的同意。修改或變更後的活動內容及獎項等條款若在網頁或臉書粉絲團上公布,即有效替代先前本次活動網站/臉書粉絲團與參加者的活動內容及獎項等條款或協議。參加者應隨時查閱最新版之活動內容條款,若參加者不接受望春瘋臺灣小組於任何時間對本活動內容條款修改或變更後的結果,參加者得放棄其參加資格。

 

 

熱門文章Popular

    編輯說Talk
    【什麼是文化?】

    英國人類學家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在《原始文化》中提到:「文化或文明,就其廣泛的民族學意義來講,是一複合整體,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習俗以及作為一個社會成員的人所習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習慣。」;美國社會學家戴維波普諾(David Popenoe)說:「文化是人類群體或社會的共用成果,這些共有產物不僅包括價值觀、語言、知識,而且包括物質對象。」;臺灣學者袁汝儀教授則提到:「文化是一個特定人群的共識,這個共識是價值觀念、認知方式、行為準則、信仰習俗、藝術美學與物質生活風貌的總和。」

    其實,如果上網找「文化的定義」這幾個字,會出現的資料有兩百三十五萬筆,除掉可能八竿子也打不著的、以及重複的條目之外,可能還會剩下大概….嗯….二十萬筆資料??加上若是每個中西學者專家的定義都像上面那些讓人發出聲音讀第三次才開始知道在寫些什麼的話,要真正深入探討文化的青年(簡稱文青?),應該是要花上不少時間,才能探究其奧義,練成「飛天御劍流」的「天翔龍閃」(註)。

    但是!就是因為絕大部分的人都不是文青,也沒有能力和地方可以練劍…所以!在這裡,我們並不想用高深的理論來困擾大家,也不想用艱澀的文字來魅惑大家,只希望透過我們的視角,以及我們沒事閒閒到處趴趴走的奇怪熱情與興趣,把身邊存在的物、發生的事、進行的狀況,以及好多好多從來沒有注意,但卻一直默默存在於自己人生中的小點點,發掘出來分享給大家,希望更多的人能夠多關注我們生活的角邊,原來有那麼多值得關心又有趣的事情正在發生著呢~~

    或許,有人會覺得我們不夠深入、不夠專業,我們都虛心接受,畢竟,臺灣之所以成為今日的樣貌,靠的不是醫美,而是經過非常多年,有非常多人、甚至是人種所累積而成的,哪裡會一下就得以看穿!不過,只要開始,而且繼續下去,我們相信,在這條路上一定會有更多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加入,慢慢挖、細細掘,淺碟終有變成深缸的一天,對吧?謝謝大家。

    聯絡我們Contact
    【瘋合作】
    想和我們一起駢手胝足,用心用力來發掘臺灣的美好嗎?速速留下可以尋得您蹤跡的線索,望春瘋臺灣一定會找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