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


在水晶姐還住在淡水、是小小水晶的時候,紅毛城還是英國的領土,我們一般人是不能夠進去的,所以從來沒有機會拜訪(註 )曾經經過過門口,也曾經到過附近的「忠烈祠」;不過,水晶姐也在其他文章中提過,童年的記憶真的不太準確,尤其是小朋友對於「大小」和「遠近」的感覺,真的和成年人差很多很多;小時候到這裡(叫做「油車口」),就覺得已經離家很遠很遠了(水晶姐家在淡江大學山上),甚至有一種到了這裡可能再也回不了家的無厘頭恐懼,哈哈哈哈!;等到它變成一級古蹟、開放參觀的時候,卻已經離開很遠,而且是一種就算去淡水也只在老街走走的狀況~以致於造成在這次之前,淡水出身、喜愛老物的我,居然從來沒有進去過的窘境@@不過還好,這次不就有機會了嗎?人要懂得往前看,是不?
嘿嘿,但是人算不如天算,老天爺可能是為了懲罰水晶姐的不夠誠心,沒有多年前就參訪,所以居然讓紅毛城在本人首度前來的時候….整個包起來整修!所以,不管它曾經是西班牙人的聖多明哥、荷蘭紅毛的聖安東尼奧、鄭克塽的砲城,還是英國人永久租用的領事館,本人看到的,就只是一個綠色的大包包,和露出來的一點點紅磚牆….(哭)
不過,老天爺雖然懲罰了我,但應該也覺得不是重罪,所以旁邊的「英國領事館官邸」還好好滴站在那兒盡情地展示自己,讓咱們一行人有機會目睹它的風采~ㄟ…說起這英國領事館官邸,其實臺灣一共有三個,依照建築先後分別為打狗(高雄)、安平(台南)和滬尾(淡水);而這三個領事館,都是利用廈門運來的紅磚所建造的,至於風格呢,因為大概都是給長官住的吧,所以也都是那種四周有大大迴廊的「涼臺殖民地式建築」(Bungalow)(註 )詳情請見「前清淡水關稅務司官邸」一文。。不過,根據水晶姐找到的資料顯示,領事館官邸建築還是有些很值得介紹一下的特色:首先,這棟建築的牆壁厚度都是0.5碼(差不多45公分),以採用英制單位建造來推論,它的設計者應該是英國建築師;再來,一、二樓的「拱」是不一樣的,一樓是弧形拱,曲度比較小,二樓是辦圓拱,曲度比較大,這樣是有力學上穩定的考量;第三中央入口是「雙柱」一組的排列,而且上面有很多看起來向是浮雕的圖案,這種圖案叫做「磚刻」,據說作法是先把房子蓋好之後,雕刻師傅再爬上去依照設計圖雕刻出來的(註
)大家如果仔細看,可以看到上面刻有薔薇花和「VR」字樣,薔薇花是英國的代表,而VR兩個字母則表示維多利亞的秘密….啊,不是,是維多利亞女王啦!這可以用來證明是英國官方建築無誤囉~!
走進來看看,建築前面兩層的部分,一樓有客廳、書房、餐廳,二樓現在是情人專區,但以前是主人的臥室;後半部高度只有一樓的空間,則是工作房、洗衣房、廚房及僕人住的地方。大家如果仔細瞧瞧,可以看到英國人在家鄉必備、但到了臺灣就只能當裝飾品的壁爐,以及地面上很美麗的彩色磁磚拼花地板,這磁磚聽說還是來自於印尼呢~
唉,本人曾經在小白宮的文章中感嘆過,長官就是長官,住的地方豪華也就算了,view也好到一個不行;同樣的狀況,當然也發生在英國領事館啦,倫家可是從日不落大不列顛帝國來的代表,住的地方看出去也跟一幅幅風景畫一樣美麗….不過呢,紅毛城到底是碉堡啦,所以位置好一點也不為過,住家就在辦公室旁邊,這考量也是合理與方便,加上這塊地兒還全部都是「英國」,當然選擇住在這裡比較好啦,大家說是不是呢?(註 )1. 水晶姐記得打狗領事館也在高高的地方,安平領事館我就不知道了,可見得,把領事館蓋在高處是一種特別的設計?2. 記得曾經在多年以前到陽明山上的加拿大駐台代表家裡,一進大門的範圍,人家可就告訴我,這裡開始就是加拿大領土了,本人頓時有種好划算出國不用花旅費的奇怪感受哪,哈哈哈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