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


認真的說,因為淡水是個「老鎮」,而且是個「觀光業興盛很久」的老鎮,所以,要說到淡水的「老店」,對於在淡水不同階段認識它的人,可能會有很多不同的解釋~像這次同行的艾哥,他就說每次來淡水都會買「鐵蛋」,但是對於在古早古早以前出生而且在淡水住到國中的水晶姐來說,鐵蛋就是個新產品@@所以,在水晶姐心目中「有名的老店食物」這件事情上,可口魚丸是屬於「合格店」,各位就可以知道,這家店真的有老喔~哈哈哈哈~
在我們小時候那個年代,大概除了因為媽媽真的很懶惰不煮飯,否則,一般人不太可能在家裡附近的小吃店裡面吃東西,故而小小水晶對於可口魚丸的印象,就是「一個可以買魚丸回家煮湯」的地方,而且是「只有賣魚丸」喔;是直到搬家離開淡水又回去玩之後,才赫然發現:原來這家店是小吃店、而且還有賣其他的東西耶,真是好神奇,為何以前經過無數次可以都完全沒有發現呢?看起來,小孩子看到的東西,以及留在腦中的印象,還真的跟大人以及事實有相當的出入….
廢話說很多了,可以進入「食物」的正題。這可口魚丸店雖然叫做魚丸店,其實賣的東西不只魚丸,還有餛飩、包子、饅頭,以及不知道何時為了滿足觀光客而多出來的阿給….除了阿給和饅頭我想不是他的長才之外,剩下的東西,當然都要給他來吃一下才行啊~首先,當然是魚丸。說起這「淡水魚丸」,現在好像「生力麵」一樣,成為「一種魚丸」的代稱,也就是中間包有肉餡兒的、長相多半是圓柱體的這種~其實,淡水賣的魚丸,好像從我小時候開始,大部分就是長成這樣,到底是從哪家開始、又有什麼特別的原因,這就不得而知啦!看著這有點白又不太白、圓柱體的魚丸,一口咬下一半的話,就會露出裡面的肉餡、以及不小心燙到嘴的肉汁….肉餡是深咖啡色的絞肉,調味有點鹹又不太鹹,有絲絲微微五香和油蔥的味道,單獨吃會覺得味道有點重,不過,應該沒有人會單獨吃它,所以沒有問題的。而魚丸的皮,則也是多年來不變的味道,聽說是「鯊魚」做的…水晶姐相信它最早的時候是鯊魚做的啦(註 )因為淡水地區海域古早的時候有很多鯊魚,聽說天氣太熱掛在岸邊都沒有人要去收,可是經過這些年,鯊魚都變成保育類動物惹,哪裡還來這麼多魚肉可以做成魚丸呢?是件令人費解的事情,但魚丸的味道和那種不是太Q彈反而帶點軟的口感都沒有改變,咱們就姑且相信這些魚丸都還是非保育類的鯊魚做成的吧~
魚丸之後,就嚐嚐同樣在湯裡面游泳,同時露出一副快點來吃我表情的餛飩。嗯….餡料其實跟魚丸一樣,但是、但是,只因為配上了不同的外皮,整體的味道和感覺就不一樣了喔~看著那略略透明、肉餡若隱若現的樣子,再豪邁地整個放進嘴裡大嚼,套句艾哥的話:「還真有古早的感覺呢」。ㄛ喔,吃了魚丸和餛飩,當然要來喝口湯,這裡的湯應該是用大骨熬煮的吧,有一點淡淡的肉香和肉甜,再加上魚丸湯好朋友「芹菜珠」,如果想要多一味,還可以小小撒點白胡椒(注意,一定要是白胡椒喔,黑胡椒就不對了!),小小磁碗容量不是很大,用鐵湯匙喝個幾口就見底啦!
最後要來看看這一個只要10元的包子(註 )今年是2016年喔~個頭不是很大,撕開裡面看,餡料的量不是太大,不過看起來很紮實,麵皮不是白拋拋的那種,聽說是老麵發酵,所以顏色偏黃而且有嚼勁,搭配水晶姐前面形容過的餡料,是非常地非常地剛剛好,能夠激起食慾又涮嘴,嗯….個人保守估計,如果是要當作正餐的話,吃個三個應該不成問題喔~
每次吃可口魚丸,都對於一種餡料吃四方,生意興隆屹立不搖五十年感到十分地不可思議!難道,是因為肉餡兒中加了什麼秘密?是原料、調味,還是叫做「淡水」的美麗與鄉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