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


第一次與森高砂的邂逅,是在華山的一個毫不起眼的角落,整修中的房子外,放了簡單的介紹,說不久的將來,會有個叫做「森高砂」的咖啡店,在這裡停駐;那時候,完全是因為「高砂」兩個字而在心裡留下了淺淺的印記,記得它將是個咖啡館,而且,應該不是評價的咖啡館。
第二次與森高砂邂逅,是在華山的一個毫不起眼的角落,房子已經整修好了,也開始營業,當時因為要找地方坐下來開會,所以,一共三個人走進那靜謐沒有其他客人喧嘩的環境裡,成為現場唯一的聲音源。
第三次與森高砂邂逅,是在太平町通靠近法主宮廟的轉角,在那個原來是「黑美人」、「萬里紅」的四柱三窗山牆的現代西洋風格建築中,回覆了與日治時代同樣「cafe」(註 )日治時代的「咖啡館」與今日的不同,基本上它提供飲料、酒類、食物及可以跟您一起聊天歡笑甚至是親親愛愛的「女給」。名稱卻完全不同內容的「San Formosan」、「森高砂咖啡館」 ,這個有著美麗名字(註
)根據官網說,「森」是表示森林、以及種植咖啡需要的、雲霧繚繞的天候;而「高砂」簡單的說,就是臺灣的另一種說法。至於英文,跟望春瘋臺灣還有異曲同工之妙,「San」(森)「Formosan」(福爾摩沙人)。,而且以恢復臺灣咖啡產業、讓世界知道臺灣咖啡有多棒的現代咖啡店~
一進到咖啡店裡面,映入眼簾的是偏黑色調的裝潢,搭配上白色的吧台、白底黑字的「臺灣」,以及顏色鮮明的產品牆,在白色吧台燈和天花板上雕鑄美麗的鑄鐵燈照耀之下,整體呈現一種叫人無法抵抗的新舊交錯恍惚….還好,服務人員很快來到桌邊,打斷了水晶姐穿越時空的念頭,重新振作起來完成任務!結果,在服務人員熱心介紹及大家的喜愛和好奇心驅使之下,大家分配好每個人點了不同的咖啡~別擔心,這次艾哥(註 )如果不知道原因的大德,請去看「爐鍋咖啡」即可。可也是點了輕烘焙的、比較有果香的「雲林古坑荷包山淺焙水洗」,果香和酸味明顯,很對艾哥的口味,他說,有「烘焙」味道的咖啡他真的不喜歡~
而思成媽,則是點了「嘉義梅山鄉龍眼村莊園蜜處理」,蜜香味水晶姐有點喝不太出來,可是,卻覺得有一絲絲茶香?不知道是真的有茶香,還是因為知道梅山也有產茶,所以有心理作用呢?哈哈~小文姐這次則是與眾不同地點了冰的咖啡,品項則是「南投國姓莊園水洗」,聽說應該是有草香、果香和焦糖味,但可能因為水晶姐已經喝到不太行了,所以就覺得這杯一整個很順阿,是勘景三個小時之後的優良選擇。
至於我本人呢?這次主要就是想要常常「特別」的東西,所以當服務人員介紹這支「台東關山莊園水洗」有「發酵」的味道,而且曾經得過什麼什麼的世界第二名(註 )2015年Coffee Review世界K-cup膠囊咖啡評比世界第二名大賞。,於是乎就義不容辭的給它點下去了!嘿嘿嘿,這一口喝下去,說顛覆我這等凡人對於咖啡的印象也不為過….那個「發酵」的味道真的好濃喔~~不管是冰的還是熱的(註
)因為如果點熱的,店家照例都會送上一個小試管的同款冰咖啡,讓大家體驗一下同品項咖啡因為溫度的不同而產生的微妙差異。,用一個歐巴桑的形容詞,最前面的味道都會很像「醬油」或者「豆瓣醬」,引用官網的話,其實應該是:「採用客製化的中淺烘焙設法表現豆子的原味。在酒香與甘甜交織下,厚實的body、繁複的香氣,一定可以讓消費者對台灣咖啡刮目相看,愛上這份隱藏在台灣後山的、不為人知的神奇味道。」嗯,說真的,除了剛開始會有水晶姐前面所說的驚訝感之外,繼續堅持喝下去,就會發現,回甘回香,還真的不錯喝耶~
至於不喝咖啡的安貴人,則是點了充滿奶香的金萱,味道也非常的美麗。至於她和我沒喝完的,服務人員貼心地幫我們換成外帶杯,水晶姐下午在公司,真的把它喝到一滴不剩,耶~
資料來源:森高砂咖啡官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