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

在每年過年年假放的很爽的時候,其中總有幾天半夜的時候會被大量的鞭炮聲嚇到(註 )嚇到:包含但不限於嚇醒。,除夕晚上當然是一定的囉,另外一天,就是「初九天公生」!這「天公」,就是玉皇大帝,因為是天庭裡面地位最高的男性,所以俗稱天公,這,一點也不複雜吧~(註
)至於天庭裡面地位最高的女性,當然就是王母娘娘啦。不過,這王母娘娘到底是不是玉皇大帝的夫人,看起來也有許多演變~~至少,網路上說,原本他們應該僅各自為男神和女神之首,以現在的話來說,像是「同事」的關係;後來在神話小說或者戲曲中,就慢慢成為了夫妻,不但是夫妻,還生了七個美麗的女兒,第七個女兒下凡嫁給董永, 就是「賣身葬父」和「七仙女」的故事@@天公生這天,是每年第一次祭拜神尊,日期是正月初九,而時辰則一定要在「子時」,此乃因為「九」是「陽數之極」(註
)古代人把「單數」叫做「陽數」,而相對的,就把「偶數」稱為「陰數」。然後,我們從字面即可得知,陽數是男性的、好的,陰數就是女性的、比較不好的…..(氣)。回到主題,「九」就是奇數中(一位數吧)最大的,所以叫做「陽數之極」,也就是陽數中最大的、最偉大的、可以與玉皇大帝匹配的數字囉~,子時則是十二時辰的開始,在這樣「一陽復始」的時候拜天公,祈求一年好運,是再適合也不過了~當然,也就讓水晶姐每年都會被鞭炮聲嚇到。
至於天公生要吃什麼,過生日嘛,當然是要吃壽麵囉。可是阿,為什麼是「壽麵」而且是「麵線」,而不是米粉、冬粉或者是刀削麵呢?經過水晶姐上網狠找一番後,決定先說比較簡單的:之所以是「麵」,應該純粹因為這種用小麥磨成粉做出來的細長東西,在咱們老祖先的歷史中出現的比較早,最晚到漢朝是一定有了,而取其形狀而在過生日的時候吃,則是唐朝就已經出現的囉(註 )宋朝朱翌《猗覺寮雜記》就有記載「唐人生日,多具湯餅」,這「湯餅」就是今天的麵條喔。。那為什麼到了臺灣,麵條就成了「麵線」呢?其實,說它多困難也沒有,只是資料沒有很好找,最後終於找到一篇文章中說,因為福州有一種東西叫做「福州線麵」,應該就是今天我們說的「麵線」,也就是說,臺灣人用這種又細又長的麵來當作壽麵,是受了我們福建渡海而來先民的影響。怎麼樣,聽起來,是不是很合理阿(註
)還有一說,這長壽麵線是「九天玄女」、也就是王母娘娘的女兒,在老媽生日的時候獻上的賀壽之物,所以,麵線就變成大家過生日時要吃的東西惹。不但如此,做麵線的職人,還會供奉九天玄女喔(九天玄女聽說也是王母娘娘的女兒,但水晶姐就不清楚,那她是七仙女中的一個?還是又另外有不同的傳說說法呢?),也就因為如此,現在天公生的時候,我們不但要拜麵線,還要吃麵線啦!另外,為什麼要搭配「豬腳」呢?臺灣有句俗諺說「衰到踩到豬屎」,表示這人真的很倒楣,但是豬屎絕大部分是在豬圈中,所以說,會踩到它的將以「豬腳」為最大宗,延伸比喻的來說,就是沒有東西比「豬腳」它本人更衰,所以吃了豬腳之後,最壞的運氣就已經過去,人就會慢慢轉運向上發展;就因為如此,過生日的時候,就要吃豬腳麵線,不但長壽,而且運氣會愈來愈好,知道嗎?
臺北市好吃豬腳很多,好吃豬腳麵線也不少,這次特別為大家挑選的,是位於歸綏街非常靠近重慶北路的「重慶30年老店當歸豬腳」。為什麼呢?完全就是因為水晶姐一直不敢吃「白色的豬腳」,這次是為了試膽來的啦~~~結果勒,就讓本人向大家娓娓道來~這次呢,因為一行四人,所以在進去之前,大家就想好,可以來一碗「豬腳麵線」、一碗「腿肉」、一晚「滷肉飯」和一份「關東煮」,算是把店內的食物(除了燙青菜之外)叫過一輪,全部來品嚐看看;沒想到當天已經沒有關東煮了,所以那份關東煮就以另外一碗滷肉飯代替。既然這次主題是天公生的豬腳麵線,就先來說說這碗麵線和腿肉吧~首先,要謝謝店家的貼心,在豬腳和腿肉端上桌的時候,都是已經切成一塊一塊的,不需要自己努力啃咬;再來,這豬腳的肉質超好、充滿了肉香,又因為在當歸湯底中已經燉煮許久,整個氣味全部進到肉中,以致於不用任何沾料單純享用,就非常美味,當然,如果吃到一半開始覺得肉有點多了,沾點店家提供的生辣椒醬油,回甘的特製醬油,加上前面說的肉香與當歸香,我的天天天兒阿,簡直一個好吃到爆!!至於口感,這裡的豬腳不是屬於軟爛的,但也不會因為太有韌性而嚼起來有一絲一毫的吃力,完全是恰到好處的有點Q又不會太Q,有點彈又不會太彈;更厲害的是,一般用醬油燉煮的豬腳,因為膠質與醬油、糖的混合作用,吃豬腳的時候會有自動上護唇膏的效果,這裡的豬腳在Q彈之外,卻是意外的清爽,一點也不會黏黏的喔~再來就是湯頭,乍看之下已經驚艷,居然湯上面沒有滿滿的油花,是乾淨的!喝上一口之後,喔!當歸味道若隱若現,整碗湯給人最明顯的感受居然是「清甜」!是那種可以一口氣全部喝掉的、一般來說只有蔬菜湯底才有的「清甜」!真不知道老闆用了什麼魔法,來綁住滿屋子食客的胃和心~(註 )
然後,就是滷肉飯了。這裡的滷肉飯,是屬於沒有看到太多肉皮丁、比較「瘦」的那種,在還沒放入嘴裡之前,水晶姐有點小小的擔心,怕會是那種柴柴的滷肉,結果證明大嬸的擔心真的是多餘了,這滷肉飯好好吃喔~肉的部分不會太肥、但也不會因為太瘦而失去滑潤感,最叫人激賞的則是「味道」:說真的,本人不是很欣賞調味料放很多很重的滷肉飯,整碗吃起來只有香料味,原本「肉」的感覺都吃不出來;但這碗滷肉飯則不然,完全沒有多餘的調味,只有醬油、糖和一絲絲感覺上是蝦米或者是其他海味的香氣,單純回甘、反璞歸真,讓人深深體會到,簡單,才有最絕妙的奧義!
本次豬腳四人組,除固定編輯班底外,還有一位特別來賓,也就是頂港有名聲、下港有出名,紅遍臺灣、東南亞和東北亞的「維克阿部寬」醬哥!看著醬哥低頭猛吃、還不斷表示以後有特輯採訪千萬不要忘記找他的模樣,水晶姐心中感到一絲絲欣慰,但也不禁覺得肩上責任的重大:未來,我們可要找到更有趣的題目、更好吃的所在,不然,怎麼對得起這些信任又依賴我們的朋友呢?(一整個想太多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