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

知道這家位於巷內、水晶姐要從寒舍到南京東路上搭車的店,已經很久了;一開始的時候,是直接被「店名」所吸引,想說,怎麼會有店名叫做「長壽三『奶』庵」?到底會是賣啥子東西滴??後來,慢慢覺得它應該是叫做「長壽三『如』庵」,加上店門口以前是沒有放其他宣傳品的,所以就會猜,是不是什麼從日本來的宗教機構.....直到某天終於從天上降下一道霞光、在水晶姐又路過時剛好打在頭頂,頓時之間恍然大悟!原來,是一家叫做「長壽三好庵」的手打麵店啊~~~
如果在網路上找資料,會發現本店的起源有兩種不同的說法,當然都是真傳自日本的手打蕎賣麵,可是,學藝之人,則有「日本人」與「華僑」兩種說法....因為水晶姐也不是正式採訪,並不好意思直接去問老闆,所以,這部分仍然保持神秘的不確定狀態~不過,是日本人或者是華僑都沒有關係,只要東西好吃就行了,對吧?(註:不過,報導中倒都是寫過,這手打的蕎賣麵,是80%蕎麥粉+20%麵粉,連水都是從北海道進口的軟水......)
先瞧瞧店內,一整個日本媽媽料理的風味,讓水晶姐想起幾年前去大阪的時候,意外在黑門市場附近吃過的一家小店,看似精心卻又隨意的布置,住家飯廳的桌椅,但是,味道卻好得讓人多年後還非常難忘啊!心中默默期待,這也是一家會帶給人相同感受的店家~~再來就是點菜:馬先生決定點「拉麵」,這是冬季限定的;但是,卻弄不清楚這「蔬菜拉麵」和「特製蔬菜拉麵」有什麼不同?是份量不同?蔬菜不同?還是麵不同呢?經過外場媽媽的解惑後得知,「特製」的呢,會多一片叉燒肉和半個蛋~~那當然是選擇「特製」囉,好不容易來一次,就給他吃到開心~除了拉麵之外,馬先生照例要點他的最愛之一:「烤魚」,這次選的是「花魚」,雖然水晶姐和海鮮不太熟,不過,也就相信店家的推薦和馬先生惹(反正不好吃就推給他,哈哈哈哈)至於水晶姐,既然來到這裡,手打麵怎可錯過?!既然要吃出好味道,不吃冷麵怎能一見分曉?!但人的肚量有限,還好貼心店家推出「夫婦相隨」,也就是蕎麥麵和烏龍麵各一半的組合,就當仁不讓給他點下去(這形容詞不對我知道~但,管他呢?)!最後,應水晶姐強力要求,馬先生同意再加點一個他知道自己應該不會太愛吃的「吻仔魚蔥花煎蛋」,哈哈哈哈,好期待喔!
食物準備的速度還挺快的,我們沒搭幾句話,「特製蔬菜拉麵」就來了。乍看之下,跟一般的日式拉麵長得沒什麼兩樣,而且蛋還是全熟的,我們猜應該是最近禽流感的關係,所以跟菜單的照片不一樣,不是糖心蛋。不過,吃一口之後,就知道差別在哪裡了:先說湯頭,老實說,一般而言,水晶姐不是太喜歡日式拉麵,就因為湯頭往往太過濃郁,不管是醬油、味噌還是豬骨,總是卯足了勁的讓湯的味道愈厚重愈好,生怕湯淡了就誠意不足似的@@不過呢,長壽三好庵的蔬菜拉麵,雖然是味噌湯頭,卻因為與很多蔬菜同煮,所以,不但沒有太鹹、太濃,反而有著蔬菜的清甜與香味~~麵的部分,是捲的扁麵,除了可以掛付湯汁外,扁麵也比較軟,讓吃不慣日式「有嚼勁」麵體的人,也能好好享受!至於叉燒和蛋,則都中規中矩,很不錯吃。整體而言,這碗特製蔬菜拉麵,很對水晶姐的味,但不知道吃慣厚重日式拉麵的臺灣和日本捧油,又會怎麼想呢?
特製之後,「夫婦相隨」也跟著來啦~不愧是冷麵專門店,還附了兩種不同的冷麵汁:一種是蔥花+新鮮山葵,另一種是蔥花+白芝麻+薑末。水晶姐雖然日本料理吃得不少,不過,也是弄不太清楚哪種麵汁該搭配哪種麵,就給它交叉都試試,結果,都很好吃耶~麵汁是醬油、柴魚和味琳的基底,加上不同的配料後會有不太一樣的味道,不過,都很清淡,心中想像著燠熱的夏天,來一份這樣的冷麵,果然有身心舒暢的感覺!對了對了,光顧著說麵汁,忘記最重要的麵體!首先,不論是蕎麥麵或是烏龍麵,都不是煮到軟爛的,而是有點像義大利面「aldonte」的口感,雖然「熟了」,但中間還偏硬;也就是這樣,細細咀嚼後,麵香會釋放出來,雖然沒有配菜,卻充滿了滋味~~加上學著日本人沾汁後呼嚕呼嚕吸到嘴裡,那感覺真的叫人好有昭和食堂的FU喔~~
烤花魚也來惹~這花魚顯然是一夜干,比新鮮烤魚多了一絲絲的鹹香,肉質也多了那麼一點點的嚼勁,沒有新鮮烤魚那樣的juicy和鮮甜,卻因為隔夜而多出了韻味~~如果現場是能喝酒的人,來點溫熱的清酒,一邊就著魚天南地北地聊聊,偶爾讓腦子放空休息,應該是人間一大享受吧~
最後壓軸的,就是「吻仔魚蔥花煎蛋」 啦!厚厚的煎蛋,一口咬下,喔!加上了吻仔魚和蔥花,比一般純的煎蛋多了一些鹹味、海鮮和蔥花的香氣,但軟嫩到可以出水的煎蛋品質不變,真的、真的一整個只有「好吃」可以形容了!!而且,貼心的店家還在旁邊附上了蘿蔔泥,所以,如果原味吃到後面稍稍有點膩感,還可以搭配蘿蔔泥或者醬油蘿蔔泥一起入口。雖然是兩個人叫了一份,但若要水晶姐自己吃掉一份,也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食足麵飽後走出門口,暖暖的太陽照在身上,真的又像是回到了日本的那天中午...只是,這次不用搭飛機,直接走路就可以回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