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

知道建中黑砂糖刨冰,其實沒有很多年,開始吃它,歷史更短,以臺北老店好吃鬼之一自居的水晶姐,真覺得有些不好意思...這次,因為要做夏天「冰」的主題,當然不能把這家店給落下了,不是嗎?不過呢,會在那天前往,也是一種巧合喔~話說,最近水晶姐工作的地方,大家都忙到一個不行,對於特輯的製作,大家都要想盡辦法擠出一天中的那第25個小時,在乾坤大挪移的情境之中,才有機會完成這個任務。而當天,是剛好要去附近的客戶那裡開會,當發現撰文、攝影、陪吃的各位組員,都在同一個會議中的時候,立馬決定,如果從客戶那裡離開時,距下一個會議還有超過30分鐘的時間,就要義無反顧地前往一吃!
一到現場,為提高工作效率,有人負責停車、有人負責把照相機安排好,而水晶姐則是負責點冰...要選什麼呢?這些人喜歡吃什麼呢?如果要這樣考慮,可能又要多花3分鐘,所以,決定直接從老闆建議的8種套餐裡面去選:首先,「1號」一定是最具代表性的,當仁不讓!剩下一碗,因為同行的李細咧想要吃布丁(還是煉乳?),反正,就點了「4號」。
一陣忙亂之後,冰送到桌上了,可以吃了嗎?當然還不行!要等我們今天的攝影大師、總編輯James Pound先拍完照才行喔~當總編輯正在努力取角度、這裡拍、那裡拍的時候,冰店的阿姨問我們在做什麼,當我們說,我們是網路的雜誌,在做七月份的專題時,阿姨很認真的問了我們的名字(望春瘋臺灣),而且一直跟我們說,如果知道我們要拍照,就要幫我們把冰「弄得尖尖」的,因為「尖尖的」才好看!我們都覺得阿姨好可愛,其實,我們真的只需要拍到那冰「他平常的長相」就可以了,不需要「特別化妝」,這樣,才最真實對不?
當總編輯終於拍完,我們大家拿起湯匙正要開動,老闆忽然拿出一碗東西,往我們桌上一放,然後說:「這是我們自己做的粉粿,請妳們吃。」天兒阿,有沒有這麼好心的老闆~放完粉粿之後,老闆開始教我們說:1.他們的黑糖,是完全沒有放任何添加物的,所以,澆在冰上之後,10分鐘左右就會全部滲進冰裡;如果是加了讓黑糖看起來濃稠的東西,那黑糖就會無法滲進去。 2.他們的粉粿都是自己做的,原料只有地瓜粉和黑糖,而且是用傳統方式乾式加熱,不像很多粉粿是以蒸的方式大量製作,所以,人家是半小時可以做出6盤粉粿,而他們則是1個半小時只能做出兩盤粉粿! 3. 老闆用的豆子類原料,全部都是自己煮的。 4.米苔目和布丁,老闆都是特別挑選,完全是依照傳統方式製作的。
老闆超級用心的介紹完「自慢」的產品後,我們當然要來給他細細品嚐下囉~首先,當然是「黑糖」:真的,水晶姐只有「濃、純、香」三個字可以形容~尤其是那股香氣,從口腔一整個衝上來,雖然冰的東西會降低香氣都還擋不住,想想若是冬天來喝一碗熱的黑糖豆花,都不知道該怎麼抵抗了吧?
黑糖之後是粉粿。真的,不是我在說,從老闆拿刨冰給我們、到拍照、到拿粉粿給我們、到講解完,沒有15分鐘也有10分鐘,這個時候從刨冰中撈出來的粉粿,居然還是非常軟嫩、有點彈牙又不太彈牙,整個像是剛剛做好的一樣,一點也沒有因為冰鎮或者久放而產生任何變化,果然是高!!而且,這粉粿(因為老闆真的送我們很多)一直吃到最後,都還保持前述像少女臉頰般的口感,真的叫我們不感動都難啊!
刨冰裡面的料除了粉粿之外,大紅豆香甜飽含豆香、布丁果然是古早味有雞蛋香氣、芋圓咬開裡面真的有芋頭,更別說水晶姐特愛的大量煉乳和黑糖融合起來像熱戀中男女般無法分開....喔,這一切都是如此的美麗,讓我們一行人把三大碗吃到一滴不剩,才依依不捨地離開。
70年的老店,果然不同凡響!可惜的是,我們都早已過了國中要升高中的年紀,不然,多吃幾碗「建中」黑砂糖刨冰,不知道會不會比較有機會上建中??
